Reconstruction of Old Chinese、Han-Sui Chinese、Medieval Chinese
上古音(16種)、兩漢六朝(10種)、中古音(26種)
時代 | 性質 | 作者 | 出處 | 電子製作者/分享者 | 字頭數 | 序 |
---|
上古音 | 構擬 | 高本漢 | 《漢文典》1940 | 小學堂 | 7520 | 1 | 董同龢 | 《上古音韻表稿》1944 | 小學堂 | 11121 | 2 | 王力體系 | 《漢語史稿》1957(李珍華等推導字音) | 小學堂 | 6964 | 3 | 李方桂 | 《上古音研究》1971(推導音) | 小學堂 | 11161 | 4 | 周法高 | 《周法高上古音韻表》1973 | 小學堂 | 12854 | 5 | 斯塔羅斯金①·上古前期 | 巴別塔 | 巴別塔 | 5570 | 6 | 斯塔羅斯金②·上古後期 | 巴別塔 | 巴別塔 | 5276 | 7 | 斯塔羅斯金③·詩經音 | 《古漢語音系的構擬》1989 | Msoeg | 1811 | 8 | 白一平 | 《漢語上古音手冊》1992 | 龔群虎、陳鵬 | 1989 | 9 | 鄭張尚芳 | 《上古音系》2003 | 作者 | 18501 | 10 | 潘悟雲 | 2024(隨研究進度不斷更新) | 潘悟雲 | 18879 | 11 | 許思萊 | 《簡約上古音和東漢音》2008 | 白易 | 10113 | 12 | 金理新 | 《上古音略》·詩經用字音表 | 金理新 | 2893 | 13 | 白一平-沙加爾 | 《上古漢語新構擬》作者網發字表 2015 | 作者 | 5046 | 14 | 郭錫良(表稿) | 《漢字古音表稿》2018 | 古音小鏡 | 15766 | 15 | 郭錫良(手冊) | 《漢字古音手冊》2010 | 路脩遠 | 18209 | 16 | 兩漢六朝 | 構擬 | 斯塔羅斯金·西漢 | 巴別塔 | 巴別塔 | 9490 | 17 | 斯塔羅斯金·東漢 | 巴別塔 | 巴別塔 | 9429 | 18 | 許思萊·東漢 | 《簡約上古音和東漢音》2008 | 白易 | 3767 | 19 | 韻部 | 西漢 | 羅常培、周祖謨《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》1958 | 小學堂 | 3146 | 20 | 東漢 | 羅常培、周祖謨《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》1958 | 小學堂 | 3379 | 21 | 魏 | 丁邦新《魏晉音韻研究》1975 | 小學堂 | 4158 | 22 | 晉 | 丁邦新《魏晉音韻研究》1975 | 小學堂 | 4288 | 23 | 宋北魏後期 | 何大安《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》1981 | 小學堂 | 3732 | 24 | 北魏後期北齊 | 何大安《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》1981 | 小學堂 | 3880 | 25 | 齊梁陳北周隋 | 何大安《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》1981 | 小學堂 | 4490 | 26 | 中古音 | 構擬 | 高本漢 | 《漢文典》1997 | 小學堂 | 7685 | 27 | 王力 | 《漢字古今音表》1999 | 小學堂 | 25521 | 28 | 董同龢 | 《漢語音韻學》1993 | 小學堂 | 25528 | 29 | 李方桂 | 《上古音研究》1980 | 小學堂 | 25528 | 30 | 周法高 | 《周法高上古音韻表》1973 | 小學堂 | 25528 | 31 | 陳新雄 | 不明 | 小學堂 | 25421 | 32 | 蒲立本·前期 | 《早期中古漢語、晚期中古漢語、早期官话構擬詞典》1991 | 何莫邪 | 8201 | 33 | 蒲立本·後期 | 《早期中古漢語、晚期中古漢語、早期官话構擬詞典》1991 | 何莫邪 | 8201 | 34 | 斯塔羅斯金·中古 | 巴別塔 | 巴別塔 | 9599 | 35 | 斯塔羅斯金·前期 | 巴別塔 | 巴別塔 | 9433 | 36 | 斯塔羅斯金·中期 | 巴別塔 | 巴別塔 | 9440 | 37 | 斯塔羅斯金·後期 | 巴別塔 | 巴別塔 | 9438 | 38 | 金理新 | 《上古音略》·詩經用字音表(中古音) | 金理新 | 2893 | 39 | 楊力 | 自擬音 詳情 | 楊力 | 27504 | 40 | 轉寫 | 許思萊 | 《簡約上古音和東漢音》2008 | 何莫邪 | 3767 | 41 | 白一平-沙加爾 | 《上古漢語新構擬》作者網發字表 2015 | 作者 | 5229 | 42 | 推導 | 高本漢 王力 張世祿 嚴學宭 董同龢 李榮 蒲立本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楊劍橋 麥耘 | 依據各家音韻學著作推導 | Polyhedron | 各25333 | 43 | |
|